网页图片背后的alt属性:无声的
2025-07-29 01:11:40
"为什么有些网站加载不出来图片的时候,会显示一段文字?"这让我想起每天上网冲浪时,那些藏在图片背后的alt属性,就像便利店24小时亮着的招牌灯,总在需要时默默发挥作用。
把鼠标放在网页图片上出现的提示文字,或是网络卡顿时替代图片出现的灰色方框里的文字,都是alt属性的功劳。比如你常逛的电商网站,遇到商品图加载失败时显示的"红色连衣裙正面展示图",就是典型的alt文本应用。
看看这段常见的HTML代码:
第一个例子像给视力障碍用户的口述影像,第二个例子的留白处理则适合纯装饰性图标。就像在快餐店点餐,服务员会根据你的需求调整解说方式。
生活场景 | 有alt属性 | 无alt属性 |
地铁刷手机加载失败 | 看到"早餐套餐配冰美式"文字 | 盯着破碎的图片碎片发呆 |
用读屏软件网购 | 听到"纯棉格子衬衫细节展示" | 遭遇长达5秒的沉默 |
搜索引擎抓取页面 | 准确识别图片关联关键词 | 把图片标记为"未知内容" |
去年某连锁餐厅的网站因为缺少alt文本被投诉歧视视障用户,最终赔偿了5万美元。这就像商场不设盲道,看似小事却可能引发大问题。
好的alt文本应该像给不同朋友发消息:
某博物馆网站为文物图片添加的alt文本,不仅描述外观,还加入历史背景:"明代青花瓷瓶,高35cm,曾于1920年巴黎博览会参展"。这就像给展品配了个随身讲解员。
参考文献:《Web内容可访问性指南》《百度搜索优化指南》
咖啡店玻璃门上贴着的营业时间告示,地铁站里会发声的导向标识,这些生活场景中的贴心设计,和网页上的alt文本有着同样的温度。下回上传朋友圈美食照时,要不要也试试给它配段文字说明?